錫礦產業

什麼是錫礦?
錫是人類最早發現和使用的金屬之一。錫具有很強的耐腐蝕性和抗氧化性,曾被用來制作食品罐、刀片、車輪等物品,是早期工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原材料。主要用於生產鍍錫板(馬口鐵)和各種合金。鍍錫板是錫的主要消費領域,約占錫的消費量的40%左右,其它可以用作食品和飲料的容器、各種包裝材料、干電池外殼等。
大航海時代的“淘黑金”熱
19世紀,美國舊金山掀起一股淘金潮,而在馬來西亞的“黑金”(錫苗)也同樣吸引到大量中國人湧入,來淘“黑金”。馬來西亞曾經一度占全世界錫米產量55%,尤其是霹靂州的近打谷,產量占大多數,進而被譽為全世界最多錫米的地方。霹靂的首府怡保曾被譽為“世界錫都”。
華人社會對錫礦產業的貢獻
開採錫礦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行業之一,也曾經是經濟命脈,因此需要大量的勞力進行。1871年馬來亞有大約40,000名礦工,以客家人居多。根據統計,1880年華工坐擁全世界最大的錫礦場,開啟了錫礦業的全盛時期。大部份的都是屬於“賣豬仔”制度下的礦工。據統計在1930年代的時候,來自中國的礦工劇增,馬來亞的華裔人口一度比馬來人還多。
開採錫礦是19世紀華人移民東南亞的主因之一。 ©海外客家人奮鬥故事
錫礦開採方式
錫礦開採方式主要分為琉瑯法、鐵船法和砂泵法。琉瑯法是原始採錫方法,是在產錫的礦場,掘成一潭,採取泥沙,然後用水淘洗,取出錫苗 。或者是當錫礦工廠排水到河流,舊時候婦女就會在工廠附近的水溝,以凹形木盆以琉瑯洗錫法,從水溝中搯出一些沙和水來, 不停的擺動,將廢物從盆邊沖洗出去, 剩下來的就是碎錫苗。
鐵船法的成本最高, 操作全部用機械推動,可以減少大量礦工,目前馬來西亞霹靂州僅存的鐵船是丹絨督亞冷5號鐵船。
這座僅存的鐵船目前已經沒有使用了。© ipohcom / Facebook
砂泵法是採用水槍加壓沖礦山, 或在岩石中用炸藥炸碎石塊,由沙泵抽泥石水漿上金山溝淘洗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