霹靂洞位於怡保市以北6公里的郊區,這裡有許多大型的石灰岩山洞,常是佛教出家人進行冥想修行的場所,而霹靂洞廟宇是其中之一。霹靂洞是一個長122米的石灰石巖洞,其山勢巍峨,高達約三層樓高的廟宇,其中最吸引旅客的地方,就是位於洞口入門處,12.8米高的坐佛。坐佛的後方還有一條通道,直通山洞至高點,遊客需再攀爬385級的陡峭樓梯之後,眼前有一個突出的空地,讓登山客在中國式的涼亭,瞭望怡保郊區的景色。



© WeeKit Ong / Flickr


相傳中國僧人發現霹靂洞


霹靂洞的入口處的石碑上記載,據說霹靂洞是1926年,由張仙如和夫鍾真開創。他於1980年辭世,由兒兼書法家張英傑接任主持,畫家張韻擔任司理,繼承遺誌,將霹靂洞發揚光,成為最具有中華化價值的佛教勝地,也有“南島敦煌”美譽。洞中主殿供奉著釋迦牟尼坐像,另外還有40座佛像,崖壁上有壁畫百余幅,畫有十八羅漢及唐三藏西天取經圖等。


洞前有三層樓閣盡顯壯觀奇景


佔地英畝的廟宇,洞前的樓閣堂皇壯觀,洞外花園、荷池、涼亭,風景清幽。步入洞中深五百餘尺,寬三百餘尺,⾼⼀百餘尺,天然冷瀰漫全洞,可以觀賞到奇形特異的石筍、鐘乳石柱, 低不,有的形狀如龍,如鳳,如獅,如象,非常壯觀。



© Carol You / Flickr


洞內珍藏結合信仰與書畫的藝術品


二戰之後張氏父子與當代詩畫名家交遊頻密,許多中外名人接連到訪,或為霹靂洞題贈詩詞與書畫,部分即體現在該洞的門柱或巖壁上,供遊人賞看。例如半個世紀前,易君左提筆寫下了“南島敦煌”4個大字,這位名家墨跡,現在霹靂洞主殿,抬頭就可望見。



© CeNseSeNce / Flickr




© WeeKitOng & TianYaKe / Flickr


張大千、于右任等名家題字贈送


除了進香禮佛,霹靂洞巖壁上的名家書畫與題詩,也讓深諳書畫者流連往返。入口處的“霹靂洞”三字,是於右任題贈;於氏另有作品“佛”臨摹在崖石,訪客沿後山的石級登臨,就能在半道上看到。此外,胡適題送“霹靂洞”,張大千、竺摩法師、國民黨黨員蔣介石、馬英九等都曾題送對聯書法,贈予霹靂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