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彩缤纷娘惹糕餅象征多元文化


峇峇娘惹是早期土生華人,他們的的生活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,男主外女主內,娘惹在出嫁前一般足不出戶,在家與女性長輩學習傳統手藝及廚藝,這些早期的娘惹婦女學習了許多傳統福建人的廚藝,再結合當地的馬來人的料理方式,形成獨特的娘惹糕餅文化。


娘惹糕種類及口味繁多,有蒸、炸、烤、甜、鹹、辣等,主要制作原料為糯米、米、木薯粉等,並依照不同的口味添加不同的特殊材料,如班蘭(Pandan)、疊豆花、椰漿、椰絲、綠豆泥、紅豆泥、花生粉、椰糖(Gula Melaka)、叁巴(Sambal)等。大多數娘惹糕因使用糯米粉或木薯粉的緣故,口感較為軟糯,加上早期娘惹善於利用各種植物的汁液為糕點染色,鮮艷的色彩及混合各種香料的強烈香味為娘惹糕的最大特色。



©️ wackybecks3/Flickr


特色的娘惹糕:


椰絲球(Oden-oden)

這個糕點是土生華人在結婚時必備的。班蘭葉汁和糯米粉團搓揉車綠色小球,內餡包裹著椰糖塊,然后再撒上刨好的椰絲。咬下去就有暴漿的香甜滋味,非常經典好吃的娘惹糕。


哆哆(Dodol)

主要材料是糯米和椰糖,做成立體三角型,口感軟甜。在峇峇話有玄孫的意思,因此祭拜祖先時,該糕點有寓意子孫滿堂的意味。


九層糕

以木薯粉,粘米粉,水和紅糖等制作而成的九層棕色透明糕點,也可以是一層香蘭葉攪拌成的綠色汁和加白色椰汁,形成綠白相交的九層糕,甜鹹交替的口味。


紅龜粿(Kuih Koo Merah )

紅龜粿在婚慶場合時會染成紅色,取大喜之意;逢哀喪時則以黑白色調為主,將紅龜粿的餅皮用紫米、拉米葉染成紫黑色


椰絲糯米飯(Pulut Inti)

椰丝糯米饭是由蒸椰漿糯米飯和椰糖椰絲餡組合成的。它通常都是由香蕉葉包裹著,頂部會露出少許椰絲餡。可以在一部分糯米飯裏加入濃藍花汁,讓它的顏色更亮麗。


叁巴糯米卷(Rempah Udang)

糯米飯包裹由香料、椰絲、辣椒及蝦米炒香的餡料,再使用香蕉葉,就成為叁巴糯米卷(Rempah Udang),口味甜辣。


馬六甲不可錯過的娘惹糕店


峇峇查理娘惹糕點Baba Charlie Nyonya Cake

位於住家式的店面,外觀像是鐵皮屋,車子經過需要留意招牌不然很有可能會錯過。走進去鐵皮屋前面是商品販賣區,後半部是製作娘惹糕的地方,店家製作時可以在旁邊觀看,運氣好的話都可以買到剛做好熱騰騰的娘惹糕。


地址:72, Jalan Tengkera Pantai 2C, 75200 Melaka

休息:週四

時間:10am-3pm,5pm-8pm


Kuih Nyonya Kim Batu Berendam

這是馬六甲著名的以家庭式營業娘惹糕點,而且糕點也非常快就賣完了,每天大約7pm,糕點就会被搶購一空了。 


地址:Jalan Mohd Zin Dsh, 75350 Melaka

時間:6.30am – 10.00am(星期三到星期日)

    (星期一和星期二休息)

電話:+606-317 2780



©️ Thunder Khoon/Flick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