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諧街

馬六甲市中心,由打鐵街 (Jalan Tukang Besi) ,打金街 (Jalan Tukang Emas) 和觀音街 (Jalan Tokong) 組成的“和諧街”也被叫做“親善街”。這裡有別於雞場街的喧鬧,避開旅遊人潮,欣賞沿路各宗教廟宇的特色。
一條街見證各民族的宗教融洽
和諧街因此得名是因為一條街上,可以找到充滿宗教藝術文化的印度寺廟,清真寺和華人古老寺廟,這三間廟宇建立的時間並不是近十年,而是將近幾個世紀,所以馬來西亞人民互相尊重,三大種族和諧的氛圍已經是好久就有的景象。
早在16世紀開始,馬六甲就是世界繁忙的商港,也是著名的移民城市。從中國來的華人、南亞地區湧進的移民等等,和當地的馬來民族都在一條街上,膜拜各自宗教 。例如服務於來這裏工作、定居的華人的青雲亭(Cheng Hoon Teng)、甘榜吉寧清真寺(Kampung Kling Mosque)、興都印度廟(Sri Poyyatha Vinayagar Moorthi Temple)、三多廟(San Duo Temple),以及還有在後期建的香林寺(Xiang Lin Si Temple),位於青雲亭對面。
觀音街百年寺廟依舊香火鼎盛
已有370年歷史的青雲亭是全國最古老的華人廟宇,早年除了供奉神明,青雲亭也有法庭、政務的功用,協助管理華人。即使1911年停止這些用途,現在的青雲亭依舊香火鼎盛,每天都吸引不計其數的遊客。
青雲亭對面是另一座寺廟-香林寺,它以一位中國僧人-香林和尚的名字命名,1958年建成時是座木屋,1985年改建為雙層磚房,所以它相對和諧街上其他的廟宇建築,看起來比較現代,形成鮮明的對比。
©️ Melaka My Hometown/Facebook
打金街的古老清真寺及美食
位於打金街的甘榜吉靈清真寺建於1784年,是國內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,建築混合蘇門答臘、中國、印度及馬來風格的雕飾,令人留下深刻印象。
打金街也有令人難忘的美食。遊客如果早餐想吃廣式點心,就要來榮茂茶樓,這裡招牌的大包,熱騰騰剛出爐是,鹹香多汁的內餡令人回味無窮。還有品品香茶室堅持一盤一盤炒出的佳肴,推薦可以品嘗的美食有面線湯,蠔仔炒飯,炒面,每到佳肴除了主食,還有鮮蠔、肉片、蝦仁、豬肝作為配料。
榮茂茶樓
地址: 32, Jalan Tukang Emas, 75200 Melaka
時間:5 am-1pm,週二休息
電話:06-282 1235
品品香餐室
地址:786, Lorong Hang Jebat, 75200 Melaka
時間:7.30 am-2pm,週二,日休息
打鐵聲回蕩至今,街上並存百年印度廟和三多寺廟
常言道:“世上有三苦,打鐵,撐船,磨豆腐”。現在馬六甲的打鐵街(也被稱為大伯公街或甲板街)只剩下一家百年老字號“陳永利"打鐵鋪。打鐵師傅陳振賢為第4代傳人,已經歷60年打鐵生涯。如果有幸的話,你依然能聽到他叮叮當當的打鐵聲回蕩在老街道中。以前牛車輪的輪圈、耕犁、車軸、剪刀、釘子等等都是鐵制,靠鐵匠的手鍛打造出來。但現在的打鐵街的打鐵鋪都已經是半停業的狀態。
近年來打鐵街已經轉型成背包客棧街,提供遊客價格便宜,衛生精美的住宿。其中最有名的就是Sayang-sayang 的青年旅馆。Sayang-Sayang 民宿的老闆李振城,在馬六甲已經有13間規模不一的民宿,被稱作當地的“民宿大王”。房間價位從床位的MYR30 起都有。
Sayang-Sayang 民宿
地址:No.16, Jalan Kampung Hulu, 75200 Malacca City
電話:014-723 6035
位於打鐵街街角尾端還有藝術家Charle Cham駐守在馬六甲,他創作的Orang Hutan House的建築很顯眼,但是藝術家很低調,位於這裡的工作室有許多藝術創作,同時也販售T恤、明信片。
The Orang Hutan House
地址:59 Lorong Hang Jebat, 75200 Malacca City
時間:10am-6pm
電話:06-282 6872
網址:www.absolutearts.com/charlescham
©️ Gordon Garcia/Flickr
打鐵街的Sri Poyyatha Vinayagar Moorthi興都廟建於1781年,是馬六甲最古老的興都廟,外牆有典型的高塔和紅牛雕塑作裝飾,供奉大小印度神祇。該廟主座像神Vinayagar,是象頭人身四手的神祇,信徒相信此神明夠排除萬難。
打鐵街上還有一間華人廟宇,三多廟,俗稱“大伯公廟”。三多廟的含義是“多福多壽多子”,該廟創立於1795年,坐落在打鐵街,至今香火鼎盛,三多廟至今已有216年歷史。廟內建築延續中國南方古建風格,雕花,彩繪,泥塑對聯,木刻均古香古色。堪稱華人在馬來西亞留下的,為數不多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。
©️ Peter Connolly/Flickr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