檳城國家公園
馬來西亞國內最小的國家公園
位於檳城西北角海岸邊的檳城國家公園(Penang National Park/Taman Negara Pulau Pinang)距離喬治市42公裏,園區的設立是為保育熱帶動植物,該園占地 2,562 公頃,雖然是馬來西亞面積最小的國家公園,但園區內有豐富的熱帶生態系統,甚至還臨海可以享受潔白沙灘。公園建立於 2003 年,內有 46 種鳥類,如鸛嘴翠鳥、白胸苦惡鳥和大白鷺等。
馬來西亞自然學會(Malaysian Nature Society)2000 年對公園的外業考察中登記了 417 種植物和 143 種動物。這片地區被列為國家公園之前當地人稱之為班底阿濟森林保護區(Pantai Acheh Forest Reserve)。人們也時常在公園內進行漁獵、遊泳和登山等活動。
鹹淡水交錯的生態奇景
双性湖(Meromictic Lake),指的是一个湖泊,它的水层是不混合的。Meromictic这个词是由奥地利人在1935年创造的。全球大多數的湖泊都是水流都是全循環的(Holomictic),但因為不同的密度和溫度,可能產生分界,因此可以看到兩種顏色。
檳城國家公園是國內唯一有蔚藍海岸的國家公園,可拉竹海灘(Pantai Kerachut)的沙地廣闊而潔淨。位於Pantai Kerachut的湖泊由兩層不同密度的水組成。淡水將在第一層,而海水將在第二層。世界上只有兩個湖,因為淡鹹水交替,經歷了這種現象,那就是檳城和澳大利亞。
這種現象發生在每年的4月至5月期間,即刮東北季候風和西南季候風的時侯。季風的變化造成狂風大浪、暴雨導致河水和海水流進雙性湖,同時,湖的出口將會被沙掩蓋。
在季風的變換,即西南季候風(5月至9月期間)轉換至東北季候風(11月至3月)時,狂風大浪就會沖破湖的出口,雙性湖裏的水就會流入海裏,導致雙性湖干枯。

僻靜而美麗的猴子灘
有別於旅遊勝地的峇都丁宜海灘,位於國家公園內的猴子灘 (Monkey Beach)相對已經僻靜。這裡因為靠近森林保護地,有許多猴子,甚至有稀有的眼鏡夜猴,它們以海岸邊的螃蟹為食,因此被命名成猴子灘 (Monkey Beach).
這裡開放給民眾海邊戲水以及露營,長長的海岸線風景宜人,踩著細白的沙灘,讓人非常享受。這裡沒有直接的道路前往猴子灘 (Monkey Beach),你可以租船前往,每艘船花費MYR 50。另外則是從國家公園入口處進入,步行約3.5公裏就可以抵達。
猴子灘 (Monkey Beach)因為地處偏僻,曾經有外國人把這裡當作“天體營”,脫掉泳衣赤裸上身。2014年曾經有多達15名外國遊客赤裸上身,並不聽巡林員的勸告,而被警方傳召協助調查。

園區內設置海龜復育中心
此外,公園也是馬來西亞唯一一個囊括六種生境的保護區,內有半對流湖(即水體分層,因季節而變化循環的湖泊)、濕地、紅樹林、泥沼、珊瑚礁和海龜產卵沙地。
綠海龜每年 4 月到 8 月都會前來築巢產卵,9 月到 2 月這裡則是欖蠵龜的地盤。1995 年,在這片海灘上設立了海龜孵化基地,由檳榔嶼漁業局、野生動物及國家公園保護司和國家林業局一道進行管理。三大部門同時負責維護公園的原生環境不受破壞。海龜孵化基地也開放遊客參觀,從早上8點到下午5點。
生態種類豐富體驗熱帶雨林
園內可以看到多個名貴硬木樹種,其中娑羅類居多,例如梅蘭蒂木(Meranti)和芳香坡壘木 (Hopeahainanensis Merr. et Chun)。這裡還是檳城唯一一個生長紅色紙質裂皮格楠木(Phoebe zhennan)的地方。公園的生物多樣性極高,光植物就有上千種,包括五種形態迥異的海棠木 (Calophyllum)。園內還有種類各異的豬籠草、野蘭草、菌類和藥草等,生態豐富多樣性。
七大景點免費參觀
國家公園是免門票入場的,只有搭船才需要付船費。進入國家公園前,需在入口的服務處填寫單子登記。園內有A-G的七個景點。探索檳城國家公園最主要的路線有兩條,其一是由A處的入口吊橋出發,再經由B處的Sungai Tukun登山步道、C處馬來西亞理科大學設立的研究所(USM)、到D處的Monkey Beach,若時間充裕還可以再前往E處的Muka Head燈塔。第二條路徑是在經過入口處的吊橋後於岔路處左轉,前往F處的Pantai Kerachut沙灘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