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於檳城喬治市,檳城州立博物館 (Penang State Museum) 和美術館 (Art Gallery)的隔壁的聖喬治教堂 (St. George's Church),是東南亞最古老的一座聖公會教堂。這座教堂完成於1818年。2007年7月6日,聖喬治教堂被馬來西亞政府列為50個國家遺產景點之一。它在2009年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復,2019年慶祝建成200週年。


英國國教傳播至東南亞的重要據點

這座當年耗資6萬西班牙幣的聖喬治教堂,是由英殖民政府用獄犯於1818年建立而成的,並以英國人命名。1786年,英國商人法蘭西萊特(Francis Light)船長代表英國東印度公司從吉打州租借了這座島嶼,英國國教的種子從印度的加爾各答傳到了遠東的檳城。


教堂華蓋紀念發掘檳榔嶼的功臣

1819年5月11日,時任加爾各答主教的托馬斯·法恩肖·米德爾頓牧師(Rev Thomas Farnshaw Middleton)在1816年奠基三年後,於今天的教堂舉行了奉獻儀式。其入口處還有門前有一華蓋,莊嚴肅穆,用以紀念於1794年10月21日逝世的檳城開埠功臣法蘭西萊特(Francis Light)。


教堂記載200年前的檳州殖民歷史

1786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占領檳榔嶼後,附屬於EIC的英國教會牧師對殖民地居民傳教。早期的宗教儀式只能在小教堂舉行。1810年就有人提出建立永久性教堂的建議,直到1815年獲得建造教堂。 這座建築在日本占領馬來亞期間遭到嚴重破壞,許多內部設施被洗劫一空。直到1948年教堂維修結束,教堂才開始舉行禮拜儀式。


融合維多利亞建築風格的教堂

這座莊嚴、宏偉的教堂建築比例對稱,它有淡藍色的大理石地板及高高的尖頂,有排列整齊而且造型美觀的圓柱,教堂的特點是多立克圓柱的門廊。原來的屋頂是平的,但在1864年被改造成山墻式,因為原來的平屋頂被發現不適合熱帶氣候,現在屋頂的頂端是一個八角形的尖塔。


英式典雅風格的白色教堂

教堂外的主要建築以希臘神廟的形式紀念法蘭西萊特(Francis Light)的優雅亭子,帶有明確的維多利亞風格。如今教堂仍然保存著舊有風貌,白色建築式樣非常典雅美觀,高聳的白色尖塔和十字架把教堂襯托得更為肅穆,獨具一番英國風味。聖喬治教堂得周邊很有歐式的情調,周圍是綠油 油的草地和樹木。


2019年迎來新風琴慶賀200週年

這座聖喬治教堂是遠東最古老的英國殖民地教堂,2019年 紀念其落成200周年,馬來西亞郵政局發行3,000套限量版紀念首日封和郵票。70年前,教堂在二战中失去了原有的管风琴。200週年由伦敦曼德尔风琴公司(Mander organ)建造風琴送給教堂,有1050根管子,管子上有一个非洲柚木风琴盒,一个英国橡木控制台,以及带有传统图案的石灰木烟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