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山芭早市
来早市感受傳統的東南亞早市風情
半山芭早市(馬來語:Pudu Pasar,英語:Pudu Market)是吉隆坡現存最古老的市集之一,一直扮演著吉隆坡「中央廚房」的角色長達半世紀之久,吉隆坡許多小攤販都是到這裡批貨再轉售到各地。這裡除了販賣蔬菜、水果、肉類、海鮮、香料之外,市場周邊還有專營糖果、玩具、五金、雜貨的批發商,可說是琳瑯滿目、應有盡有!想感受老吉隆坡的風土民情,就一定要到半山芭早市看看。
走過半個世紀 西馬最大露天市集
每日天剛破曉,半山芭早市就已經人聲沸騰起來。小販的叫囂聲此起彼落,裝貨卸貨的人們急著去趕集,一日之計便從這裡開始!半山芭早市的歷史可追溯至1956年,半個世紀來一直是支持當地基層經濟發展的動脈。如今的半山芭早市擁有超過1300個攤位,成為西馬半島規模最大最著名的早市巴剎。
由於半山芭是個古老的華人社區,這裡的攤販也以華人為主,直到近年來才逐漸有外勞搶攤進駐的現象。滿街的蔬菜、水果、肉類、海鮮、香料、雜貨,數以萬計、種類齊全。這種深具東南亞特色的市集,在馬來語裡稱為「Pasar」(源自於波斯文Bazaar,其意為「市集」),因此當地華人也稱菜市場為「巴剎」。

保留獨立初期的建築特色,年味濃濃的年貨市場
半山芭早市分為室內蓋頂式和室外開放式,外圍檔口數量眾多使得早市的面積顯得十分龐大。其主要入口從巴剎路(Jalan Pasar)的鍾萬仙師廟旁邊開始,一路沿著新巴剎路(Jalan Pasar Baharu)入內,到達早市區域。
室內早市的建築於1956年1月7日由當時的雪蘭莪王儲拉惹慕達主持開幕,至今在建築內仍留有開幕時的大理石碑。該建築與秋傑巴剎相似,以Y字形鋼骨水泥支撐的圓拱形建築體,立面和拱頂開了排列整齊的採光圓孔,兩邊有向外延伸的側翼,這類拱頂設計建築在馬來西亞獨立初期頗為常見。
半山芭早市也是隆市有名的「年貨市場」,每年華人農曆新年將近之時,早市都會擺滿臘味、乾貨、藥材、新年裝飾以及只在新年期間才進口的國外蔬菜等充滿「年味」的貨物,讓這個半山芭早市成為具指標性的年貨市場。

©️ MyTravel
一睹茶餐室古早味的風采
除了喧鬧繁忙的市集,這裡還有一處不可錯過的的風景-茶餐室。茶餐室一般上從早上六點就開始營業,老一輩的華人喜歡在買完菜後,與三五個好友相約到這裡喝早茶、聊八卦、看報紙、打牙祭。遊客走到這裡,不妨來一杯「咖啡烏」(Kopi O,南洋獨有的香濃黑咖啡)享受半山芭濃濃的古早味。
半山芭早市周邊美食
當然,半山芭的華人美食亦是遠近馳名,譬如得哥魚蛋粉、幸運茶餐室的炒粿條和牛腩麵、美景淋麵、順發北京燒鴨王的玻璃叉燒、禤記瓦煲雞飯等,都是不可錯過的美食!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