占美清真寺
吉隆坡最古老清真寺
占美清真寺(馬來語:Masjid Jamek;英語:Jamek Mosque)或稱占美回教堂,坐落在巴生河(Klang River)與鵝麥河(Gombak River)的交匯處,這裡也是吉隆坡早期建址的發源地。1909年,由雪蘭莪州第五任蘇丹,蘇丹阿拉爾丁蘇萊曼沙(Sultan Alaeddin Sulaiman Shah)主持開幕儀式。
占美清真寺也俗稱「週五清真寺」,Jamek在馬來語的意思和阿拉伯文一樣,是指穆斯林聚集進行膜拜的地方。作為當時吉隆坡最大及最古老的清真寺,占美清真寺是當時吉隆坡市內伊斯蘭教徒主要的膜拜場所,後來1965年國家清真寺建立之後,占美清真寺因為優越的地理位置及其悠久的歷史,依然是吉隆坡非常具有標誌性及獨特性的清真寺。

©️ Joey Chee/MyTravel
融合三種建築風格,形成別具一格的回教堂
占美清真寺由著名的英國建築師Arthur Benison Hubback所設計,其建築風格結合了印度撒拉遜式(Indo-Saracenic Architecture)、摩爾式(Moorish Architecture)和莫臥兒式(Mughal Architecture)三種英殖民時期常見的建築特色。三座洋蔥圓頂搭配兩座高塔,紅磚白牆砌成的清真寺,在一片棕櫚叢林間更顯其莊嚴幽靜;明亮簡潔的禮拜空間,搭配大理石地板,沁人心脾的舒適感覺撲面而來。儘管歷經百年風霜,白色外牆已現斑駁的痕跡,四周也被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包圍,而占美清真寺仍駐守在河邊,時光彷彿靜止流動般。

©️ S.M. Tham/Flickr
易名為紀念雪州前蘇丹的貢獻
2017年6月23日,占美清真寺正式易名為蘇丹阿都沙末占美清真寺(Masjid Jamek Sultan Abdul Samad),名字由來是以雪蘭莪州第四任蘇丹——蘇丹阿都沙末(Sultan Abdul Samad)的名字重新命名,這是為了紀念已故雪州蘇丹為吉隆坡與雪蘭莪州所做出的貢獻。蘇丹阿都沙末於1857年至1898年間治理雪州,吉隆坡作為當時的首府,開始蓬勃發展,錫礦開採活動帶動起巴生到吉隆坡的鐵路運輸系統的建造,而占美清真寺的所在地也原隸屬於雪州,於是現任蘇丹沙拉弗丁(Sultan Sharafuddin Idris Shah Al-Haj)提議重新命名,此易名儀式也由蘇丹陛下主持。
參觀規定,衣著端正,禁止喧鬧
欲進入占美清真寺參觀的遊客,務必遵守服裝上的規範。於清真寺入口處貼有入內參觀的服裝規定的告示,若不符合衣著條件者,可向管理處借用長袍及頭巾即可。進入清真寺需放緩腳步及聲量,以免打擾穆斯林的祈禱聖地。
每逢星期五是穆斯林教徒的祈禱日,中午時會湧入大批人潮,遊客可趁此時候感受星期五的盛況,只是在穆斯林教徒祈禱時間,遊客是禁止進入清真寺參觀的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