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來西亞旅遊資訊綜合大樓
馬來西亞旅遊資訊中心——被資訊中心外表掩蓋的滄海遺珠
這棟白牆紅瓦、門前又有偌大的人造庭園,挺立在車馬喧囂的安邦路(Jalan Ampang)旁,半點也掩不住這棟建築瀰漫地歷史與文化氣息。這種予人超脫不俗的氛圍,從過去78年以來,一直被視為權要的福地,甚至是軍事用途的所在地。
1935年,這棟殖民色彩的建築落成時,當屬於錫礦和橡膠大亨尤東成(Eu Tong Seng)的私人豪宅。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,這裡成為了英殖民政府的軍事基地,隨後1942年日軍佔領馬來亞,它便被日軍接管成為日本皇軍司令總部,直到1945年二戰結束,英國人再次獲得該建築物的所有權,並在此駐軍至1956年。
©️ MyTravel
馬來亞聯合邦(Federation of Malaya)爭取獨立之際,這裡被選為聯邦軍事辦公室(Federal Military Office),負責為新的獨立國家成立新的軍隊。1956年7月15日,聯邦政府軍隊最高級別官員F.H. Brooks宣布這棟建築物正式成為聯邦政府的軍事基地。
1957年馬來亞獨立,政府將這棟建築進行了翻新整修,由公共工程部負責,耗資75萬令吉,規劃新的部門和國際會議場所。1958年2月24日,由我國國父東姑阿都拉曼主持開幕禮,並以他的名字命名東姑阿都拉曼禮堂(Tunku Abdul Rahman Hall)。此後,許多重要儀式曾在這棟建築舉行,包括馬來西亞首次國會、首位以及多位最高元首的登基儀式等。
遺跡再造新生 延承歷史文化
1988年,馬來西亞旅遊部將之大規模整修,增建主體建築的左右兩翼,並於1989年8月中旬正式對外開放,取名為馬來西亞旅遊資訊綜合大樓(Malaysia Tourist Information Complex , MATIC)為國內外遊客提供服務。2001年,隨著旅遊新徽标啟用,馬來西亞旅遊資訊綜合大樓方易名為現在的馬來西亞旅遊資訊中心(Malaysia Tourism Centre, MaTiC)。
這棟歷史遺址改建後,如今提升為包羅萬象的遊客服務平台。服務項目包括提供地圖、酒店、交通路線及當地旅行團等圖書資料索取;每逢週二、四、六、日,下午三點,在冷氣劇場還會有專業舞群,呈現馬來、中華、印度、砂沙各民族風情的傳統舞蹈。中心另有文化展廳、傳統技藝展示、吉隆坡觀光巴士(Hop On and Hop Off)售票處、紀念品商店、旅遊警察服務處、外幣匯兌、提款機等設施。
這裡不止作為一般的旅游資訊中心,它還是棟歷史悠久的建築,內含豐富的文化藝術活動和表演,是吉隆坡旅遊的一塊隱藏的滄海遺珠。建議來訪前,先上網查詢最新的節目時間表,不要錯過精彩的項目噢!
©️ MyTravel
TheLove@MaTiC (F.K. as Saloma Bistro & WOW KL),一次品嚐全馬13州美食
TheLove@MaTiC(F.K as Saloma Bistro & WOW KL)是一家進駐旅游資訊中心的大馬本地美食餐廳,於2019年1月1日開始營業。在這裡你有機會品嚐到來自全馬13個州屬不同的特色美食,譬如吉蘭丹州的食物多用椰奶烹調,使其更為香濃,而傳統的彭亨州料理則以海鮮料理聞名,馬六甲的食物少不了娘惹餐的烹煮手法。每天早上11點至下午3點,只需馬幣10令吉即可享用混合式的午餐配套。若在其他時間前來也能單點品嚐,想要一次了解全馬各地的特色料理,就一定要來此一飽口福。
自助餐搭配現場文化表演,一飽眼福和口福
除了13州美食之外,TheLove@MaTiC也推出晚餐自助餐配套,讓食客一邊享用美食,一邊觀賞現場文化演出(Live Cultural Show),每日晚上8點半至10點,只需花費馬幣130令吉即可享受無比歡樂的美食響宴。這裡的食物都是清真認證,除了提供本地食物,也有豐富的國際美食如中東美食、西餐、沙拉和甜點,另外也有設置燒烤攤位,讓食客能品嚐到現場新鮮燒烤的食物。文化演出包含了本地舞者的各民族舞蹈表演,演出者穿著民族特色的服裝,讓遊客透過表演了解大馬多元民族的特色,甚至還展示了傳統的馬來婚禮,絕對是不容錯過的體驗。
留言